現在每次跟朋友聊到巴塞隆納,我都會先下通牒: 聖家堂 Sagrada Familia 的門票買了嗎?前往不要因為人很多,票難買(其實也沒多難),就直接省略掉這座高第大神耗盡一生、「無限期動工」的建築奇蹟!這座把信仰、幾何、自然光影全都規劃得最極致的大教堂,真的不是「打卡景點」而已!這篇文章分享 聖家堂攻略 ,從門票、交通、登塔拍照到那些很容易被忽略的小彩蛋,全都整理好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發揮一丁點的作用,讓所花的每一分歐元,都有「超讚」的價值~
› 我們的網店:購買專屬旅遊商品、行程表
› 加入 BISH 粉絲專頁、 加入 BISH 好康好文分享社團
› Booking.com訂房 · › Skyscanner 機票比價網
› 贊助我們 · 讓我們持續創作好內容
【西班牙文章列表】
▪️ 【西班牙自由行攻略】24日行程/機票住宿/交通/景點/美食/消費整理
▪️ 行前準備:出發前應該準備什麼|常見問題 FAQ
▪️ 西班牙住宿列表:馬德里住宿|馬拉加住宿|格拉納達住宿
▪️ 西班牙交通:馬德里機場與交通|西班牙自駕攻略|如何使用西班牙的公共交通
▪️ 西班牙遊記:西班牙自由行24天行程紀錄 · 每日新發現以及旅遊西班牙的即時紀錄
城市 / 景點攻略
▪️ 比較熱門:馬德里 Madrid|托雷多 Toledo|卡塞雷斯 Cáceres|塞維亞 Seville|隆達 Ronda|格拉納達 Granada|馬拉加 Málaga|瓦倫西亞 Valencia|巴塞隆納 Barcelona|塔拉戈納 Tarragona
▪️ 比較小眾:米哈斯 Mijas|內爾哈 Nerja|夫里希利亞納 Frigiliana|伊斯納哈爾 Iznájar|大阿勞林 Alhaurín el Grande|塞特尼爾-德拉斯沃德加斯 Setenil de las Bodegas|比利亞霍約薩 Villajoyosa|阿爾特亞 Altea
▪️ 景點:
(格拉納達) 阿爾罕布拉宮 Alhambra
(馬拉加)阿爾卡薩瓦城堡 Alcazaba|阿塔拉薩納斯中央市場 Mercado Central de Atarazanas
(巴塞隆納)博蓋利亞市場 La Boqueria|聖家堂 Sagrada Familia|JonCake
(塞維亞)西班牙廣場 Plaza de España
(瓦倫西亞)瓦倫西亞中央市場 Mercat Central de València|法雅節 Fallas Festival
其他歐洲文章分享
▪️ 行前準備:行李打包清單|出門旅遊不再忘記帶東西
▪️ 歐洲上網:分享我們無限回購的歐洲網卡、SIM卡
▪️ 歐洲消費: WISE現金卡:一卡在手 出國刷卡消費、轉帳:安全簡易|實測優缺點、費用以及安全性
▪️ 歐洲自駕攻略: 租車自駕注意事項與懶人包

聖家堂參觀資訊
票種 & 價格 | • 基礎票 €26(含語音 App) • 登塔票 €36 • 導覽 + 登塔 €40 11 歲以下、殘障人士免費(需證明) |
購票方式 | 官網|Klook|Trip.com|GetYourGuide |
開放時間 | (4–9 月)9AM-8PM;(11–2 月) 9AM-6PM;週日 10:30AM 才開放 |
語音導覽 | 16 種語言(包含正體中文),約 45–60 分鐘,建議自備耳機。 這裡下載 App: Google Play|App Store |
注意事項 | 1/ 入內前會有安檢,盡量不要帶大型包包或行李,會被要求寄存 2/ 聖家堂首先是「教堂」才是「景點」,所以遵守一切教堂禮儀是基本素養 3/ 全程不得使用腳架,也不要阻擋人流 |
無障礙設施 | 主殿地面平坦,設有租借輪椅服務;但塔樓不適用。 |
參觀聖家堂前須知
聖家堂歷史
只要走入聖家堂的範圍裡,立刻就會感受到撲面而來的莊嚴感,那種好像走在歷史中的感覺,讓人不禁為這座教堂所經歷過的每一起歷史事件以及進展感到很敬佩。聖家堂是有語音導覽 app 的,可以在教堂內邊看邊聽,但如果能夠在參觀前就先了解聖家堂的歷史,會更事半功倍!
年代 | 事件 | 知識點 |
---|---|---|
1882 | 書商 Josep Maria Bocabella 出資、由建築師 Francisco de Paula del Villar 開工,原本是「標準哥德式教堂」設計。 | 最早動工的區域在地下「聖約瑟地下室」,這塊今天仍保留,可在付費導覽時一探究竟。 |
1883 | 31 歲的高第 (Gaudí) 接手,一口氣把設計改成結合 自然幾何+新哥德+加泰現代主義 的「瘋狂曲線」。 | 高第到底有多狂?他竟然直接把前任的石材訂單全部退掉,改用更適合雕塑的 Montserrat 石灰岩。 |
1909–1915 | 「誕生立面」完成並開放彌撒,第一次向大眾展示「石頭裡的森林」。 | 這一立面幾乎全部由高第親自監督,細節最精緻,拍照別錯過海龜&燕子。 |
1926 | 高第被電車撞倒過世,工程只完成大約 15–25%。 | 高第最後 15 年幾乎「住在工地」,睡在工作室小床,號稱「最窮的富豪」。 |
1936–1939 | 西班牙內戰,無政府主義者放火燒毀工作室,手稿與石膏模型大半付之一炬。 | 至今地下博物館仍展示被燒焦的模型殘片 |
1950s | 高弟子 Domènec Sugrañes 等人重組模型、恢復施工;1954 開始動「受難立面」基礎。 | 雖然「後繼有人」,但這明顯不是有「後人」就能完全解決的問題。戰後經費拮据,施工全靠教友和遊客的「投錢箱」募款,就這樣一路蓋到 20 世紀末。 |
2020 | 受疫情停工 3 個月,年度遊客量首次跌破 100 萬;財務短缺導致施工延後。 | 官方推出「雲端捐款」,一杯咖啡錢也能貢獻教堂石塊。 |
2025–2026 | 「耶穌主塔」完成 172.5 m +十字架,將超越烏爾姆大教堂、登頂全球最高教堂塔尖 | 本來聖家堂預計在 2026年竣工,但受到疫情影響,大概率是無法在2026完工了吧~ 畢竟還有一個立面還沒完成! |
1/ 2025年1月,聖家堂跟巴塞隆納市政府申請搭建鷹架,開始建造「榮耀立面 Glory Façade」。也有看到有當地的導遊更新說5月開始,已經搭建起鷹架了。阿不過,這個建造一整片立面的工程也算是大工程吧?預計需要十年才能完工。
2/ 2025年10月開始會有「巴爾納伯塔竣工100週年」的慶祝活動。這是高第還活著時,唯一看到完成的塔樓。接著,也會有高第逝世一百週年的紀念活動。這也就是說,雖然聖家堂沒有在預計的 2026年完成建造,但還是會有一些象徵性的活動。

聖家堂在哪裡?
聖家堂位於巴塞隆納市中心「Eixample 格子區」心臟地帶,官方地址是 Carrer de Mallorca 401, 08013 Barcelona(Google Maps),地鐵跟公車一出站就能抬頭看到那 18 支高塔在面前。
聖家堂周邊有兩座口袋公園:
- Plaça de Gaudí(誕生立面前):清晨倒影池面風平浪靜,是拍「鏡面聖家堂」的最佳時段。(只要起得夠早,就能卡到好位置拍照)
- Plaça de la Sagrada Família(受難立面前):夕陽的時候最美,陽光會灑在踐踏上,拍逆光也最夢幻。這個公園有公共廁所以及兒童遊戲區。
聖家堂交通
聖家堂位於最核心的區域了,交通非常便利~ 這裡主要分享一般遊客會使用的交通方式。當然除了以下的方式,想要搭乘計程車 & Ride-hailing 也都可以,很方便;至於自駕嘛…… 巴塞隆納的道路交通情況不算是最「遊客友善」的,而且畢竟是鬧市啊,真的有點不太好開。自駕另一項重大頭痛就是停車問題。街邊藍、綠區車格不要亂使用,外地車輛很容易被拖吊,而且收費 €2.75–3.75/h,不建議硬停。停車場倒是有的,但價格當然就是「天價」了(至少對於我來說)
方式一:搭乘地鐵,最快又最不能迷路
站名 | Sagrada Familia 站,屬 1 區票價。兩條線共用,站內有付費通道銜接。 |
路線 | L2(紫線)→ 往海邊、凱旋門、聖家堂、蒙特惠奇山; L5(藍線)→ 串聯聖家堂、Diagonal (米拉之家)、Sants 火車站。 |
出口攻略 | – L2「Mallorca ‧ Marina」出口:出站抬頭就是《受難立面》側,照片構圖最棒 – L5「Provença ‧ Sardenya」出口:離官方售票口較近,排隊動線順。 |
票價 | – 單程票 €2.65(1 區),90 分鐘內可免費換乘巴士/Tram(最多 3 次) – T-casual 10 次 €12.55(平均 €1.26/趟,最划算) – T-usual 30 天無限 €22,住巴塞隆納一週以上超值。 |
小提醒:T-casual 與 Hola Barcelona 觀光卡都能綁定在 T-mobilitat APP 裡,手機就是交通卡,省去紙票折來折去
方式二:搭乘巴士可以看街景
- 巴士也很方便喔~ 19、33、34、B24、D50、H10、V21 等多線停靠
- 地面巴士和地鐵票系統相通,同樣可用 T-casual、T-usual;如果知識偶爾搭一趟,也能直接信用卡上車感應付 €2.65
聖家堂的結構與建築特色
如果想要更了解聖家堂的結構以及每個細節的故事,可以下載官方 app 喔~ 只要輸入票號,就可以使用免費的語音導覽了。這裡下載: Google Play|App Store
聖家堂的整體佈局是「拉丁十字」+18 座塔
如果從空中俯瞰,聖家堂是一個標準的「拉丁十字」平面。根據官方數字,主殿內部全長約 90 公尺,最寬點(橫樑)約 45 公尺,所有結構尺寸都以 7.5 公尺為倍數遞增——這是高第把哥德式五通道大教堂「解構」後重新用數學節奏排布的結果,讓人一走進去就有如置身巨大立體幾何教室的震撼感。
在這十字架的中央,高第計劃立上18座象徵性的塔樓:
- 12 使徒塔:約 98–112m,分佈在各個立面。目前只有其中 8 座使徒塔(分別誕生立面和受難立面各 4 座)已經完工,其餘 4 座(榮耀立面)還沒建造。
- 4 福音塔 Evangelists:135 m,環繞中央區域,已於2022-2023年封頂。
- 聖母塔 Maria:138 m,2021 年已點亮 12 角「伯利恆之星」。
- 耶穌主塔 Torre de Jesucrist:預計 172.5 m(比蒙錫克山低 1 m,象徵「人類不能高於自然」),完工後將成全球最高教堂塔尖(預計外部將在2025年完工;內部部分2026年完工)
小提示:想要一次過拍玩所有的尖塔,可以到對街的 Plaça de Gaudí 池邊,開廣角 0.5× 往上拍。
三大立面 ── 誕生、受難、榮耀
誕生立面 Nativity Façade
誕生立面在聖家堂的東側。這裡是由高第親手監工、也是最早完工的。高第把耶穌誕生到童年的聖經故事,全都投放在「生命之樹」周圍:低處有海龜象徵永恆、燕子代表好消息,還能看到吹笛子的天使、葡萄串,還有一隻在「樹枝上」的變色龍。據說高第當年是真的跑去動物園觀摩的喔,所以連魚鱗都做得很真~


受難立面 Passion Façade
西側的是受難立面,當然氣場就是完全相反了。這裡的雕塑更加「骨感」,45° 微微斜著,看著就很痛苦。立面中央呈現了「最後的晚餐」、「背負十字架」到「受刑」,就像是定格故事。最容易錯過的是柱子旁邊那個 4×4 魔術方陣~ 無論是橫排、直排或是對角線,全部加起來都是 33,象徵著耶穌受難時的年齡。這面牆的地勢比較開闊,so 風大時頭髮會飄來飄去,記得綁起來!


榮耀立面 Glory Façade
目前還在被鷹架包住的是「榮耀立面」,預計在2033年前後會成為聖家堂的正式入口。高第設計「榮耀立面」是講述「人類通往天堂」的故事。這個立面還沒有建好就已經呈現出很多美好的象徵與故事,比如說階梯象徵七宗罪與七美德的抉擇,門框將以巨型雕塑展現信、望、愛三德,一切都在顯示聖家堂在完工後,一定會成為巴塞隆納最完美的天際線!
小提示:有沒有想過?要拍照的話,站到馬路對面把鷹架一起收進畫面,能留下「未完成的聖家堂」紀念;畢竟等它全部拆完,這景象就成絕版照啦!
內部「高迪森林」──柱子、拱頂與光的三重奏
走入教堂內部後,也許是肅靜的氛圍,也許是光線的溫柔,感覺頓時柔和了許多,不像是外觀那般悲壯。聖家堂沒有一般歐洲教堂的那種「富麗堂皇」、「金碧輝煌」,但就更有宗教象徵意義。高第把傳統直立柱改成雙扭旋結構,上粗下細、一路分岔到穹頂,好像樹枝撐起整座教堂。除了看柱子的形狀,還要仔細留意看顏色:靠近地面的用玄武岩,往上漸漸換成花崗岩、紅色斑岩,柱腳還有六角、八角星形基座,表示「天地」和「重生」。中午時分,陽光通過彩窗照射下來,石柱的一般是藍綠色的;而另一半則是橘黃色,有沒有很像是彩虹森林?

我覺得聖家堂內比較少人注意到的是拱頂和天窗。這些也都是很有設計巧思的喔~ 高第用雙曲面和鏈形拱取代了歌德式的扶壁,整體結構看起來更「簡化」。穹頂上的天窗本身就是倒過來的雙曲面(hyperboloid):白天可以把自然光導下來;晚上則會成為排熱煙囪。這個設計在夏天尤其重要:當巴塞隆納的盛夏已經達到 35°C 高溫,教堂裡依然可以維持在 24–26°C,全靠這套「自然通風」,真的是神操作了。我站在聖家堂內,不只一次疑惑著:到底高第的頭腦是吃什麼補的?

教堂內最多人拍照的一定是「彩繪玻璃」。這裡先說明喔~ 我在小紅書上很常看到說聖家堂的工作人員歧視、不讓拍照 etc,這都是無稽之談哈!沒有的事!的確,不要奇裝異服也不要擺奇奇怪怪的姿勢,工作人員也懶得理你~(對了,聖家堂內外只要是教堂的 compound 裡都不能使用腳架,這個我有問過工作人員了)。就算是了解到這是「基督教堂」,是「宗教場所」,是「人們祈禱的地方」,但彩繪玻璃下方還是會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人在拍照。如果站在教堂中央,面向基督像,會發現東側(誕生立面)和西側(受難立面)的顏色是個強烈的對比。誕生立面主要以藍色、綠色等冷色調為主,代表著黎明;而受難立面的顏色是紅色、橙色等暖色系,代表著黃昏與犧牲。不要以為只是顏色講究喔~ 採用的玻璃也有巧思!最上層的玻璃透明度最高;而下層的飽和度最強,這樣光線灑落才能讓視線自然被吸向祭壇。



聖家堂的祭壇
聖家堂的祭壇很特別。走進內殿,一定會看到那尊「懸在空中」的耶穌像和頭頂那把金光閃閃的大傘所吸引。對,祭壇的耶穌像是「懸著」的。首先,那把「大傘」其實是祭壇的華蓋(Baldachin)。
華蓋是七邊形的:七個面代表七恩(智慧、明悟、勸導、剛毅、知識、虔敬、敬畏),華蓋的邊緣掛了 7×7 + 1 盞小油燈=50 盞,致敬羅馬拉特朗大殿,也象徵五旬節聖神降臨(教會的誕生)。仔細看的話,華蓋底下吊滿了玻璃葡萄,下面則是藤蔓葉;「傘」的頂部是木雕的麥穗,這些都代表著聖餐禮中的麵包和葡萄酒(也就是耶穌的身體和血)。如果人流 okay 的話,可以直接站在祭壇底下抬頭看,就會看到整串「麥穗+葡萄」在耶穌頭頂繞一圈,畫面神聖又唯美。
耶穌十字像是由加泰隆尼亞雕塑家 Francesc Fajula 完成的(1997年),雕像使用細鋼索從穹頂懸吊,而鋼索又被藤蔓裝飾裹著,所以才呈現出耶穌在「漂浮」的設計。
在華蓋之上是一個金色的圓頂,是三角形 + 圓形的圖案,意指創造者天父和宇宙。
沒看錯喔!這個部分其實也是個設計巧思:因為三層剛好完成「父 The Father、子 The Son、聖神 The Holy Spirit)」的縱向排列,所以整個祭壇是一座「聖三位一體」。


地下聖堂(Crypt)—— 高第長眠之所
很多遊客在主殿被震撼了一輪後就心滿意足地離開,but 修但幾勒!走到主殿的後方、聖壇後面(要繞到聖壇後面,也就是後殿?)往下看會看到聖家堂的地下聖堂 crypt. 這裡是整座教堂最早動工的區域(1882-1889),高第本人也安葬在這裡。不覺得這樣很浪漫嗎?活著時致力把教堂打造成自己心中最神聖、最美的模樣;就算去世後也在自己畢生最在乎的地方長眠。嗯,浪漫。遺憾的是,我們參觀期間无法进入耶(因為彌撒期間才有開)!我們不得其門而入,地下聖堂內也完全沒人,所以我覺得是關閉了啦~ 但還是可以從地面上的玻璃窗窺探聖堂內的佈局,還是很值得花幾分鐘去看看。
小提示:
1/ 地下聖堂現在是每天舉行彌撒的地方,只有在做彌撒前(還有彌撒時)才會開門,進去時免費的,但彌撒以外的其他時間是關閉的。
2/ 如果在聖家堂期間有彌撒,可以去看看高第的墓
3/ 在小聖堂裡不要拍照拍不停、擺姿勢拍照等,這裡本身不像是給觀光客拍照打卡的地方,拍一兩張就好了。

聖家堂雙塔 —— 誕生塔 vs. 受難塔
如果只想感受高第的天賦,那麼參觀內殿很充足。然而,要是想要完整體驗聖家堂,就一定要衝一趟塔樓。聖家堂的塔樓可以分成兩側:東側的誕生塔和西側的受難塔。
誕生塔是高第親自督工的。電梯門一出來,就會看到一條狹窄的弧形小橋,把兩個細長的塔尖串連起來。往東看,會看到巴塞隆納的棋盤街道一路延伸到地中海。塔尖的外壁全是水果釉面與小動物雕像。受難塔則是看「冷冽線條」和「骨感雕塑」。西側看到的景色 :棋盤街廓、蒙特惠奇山以及遠方機場跑道。走樓梯下來時可以留意牆壁上的魔法方陣(4×4=33),很多人都會錯過。總之,兩塔的氛圍很不同~ 誕生塔就是可愛的水果尖塔;受難塔是一根根直衝天際線的銳利錐塔,要登上哪一座(只能二選一,除非連續買兩張票),就要看自己內心最想看什麼啦!
小提示:
1/ 購票的時候,系統會讓你二選一~ 先提醒喔 —— 兩座塔是分開售票的,而且買了後不能臨時換,而且每天可賣的塔樓名額超少,旺季常常一個月前就訂光,而且是有時間段的,一定要跟著所訂的時間抵達!
2/ 誕生塔建議早上 09:00–11:00 上塔,順光拍照;受難塔則建議傍晚 16:30 後,光線掃過受難立面的尖銳雕像,拍照陰影很立體。
3/ 兩座塔有電梯直送上塔,但下樓只能走螺旋梯(300多階石梯),輪椅和手推車都不行。行動不便、孕婦、幽閉恐懼或心血管疾病者推薦不登塔。
4/ 遇到強風或大雨,兩塔都可能會關閉;受難塔比誕生塔更容易臨時關閉,可以退錢但只能退「塔樓差額」而不是整張票,這點要有心理準備。
5/ 塔樓安檢比主殿嚴格,背包、腳架都要寄存~ 其實手機的廣角鏡和輕便的相機就完全夠用了,扛一大堆上塔然後又要走下來,感覺不實際。


高第「波浪校舍 Escuelas de la Sagrada Família」
* 這個部分我沒有參觀到喔~ 是網上顯示的資料,搜集整理只為了這篇的完整性。
波浪校舍 Escuelas de la Sagrada Família 是在受難立面的外側,是一棟「小小紅磚海浪」建築。這是高第在1909年,為了讓工人們的子女和附近弱勢孩童都能讀書而蓋的臨時學校。高第只用了加泰隆尼亞磚砌出三道連續鏈形曲線屋頂,厚度最薄處不到 15 公分,但卻很符合結構力學!外牆還做成起伏波浪,不只是為了美觀喔~ 這樣的設計排水性很好、夏天散熱冬天保溫,當時就這麼「eco」了,真難得。
西班牙內戰期間,校舍受到破壞,戰後用原磚修復;2002年因為聖家堂東側要施工,所以波浪校舍整棟「連根拔起」,搬到現在的位置,當時的工程師可說是給世人上了一課「可拆解建築」。如今,室內是常設展,展示高第的數學模型、弧線沙袋試驗和學生用到的石板書桌。

靜謐迴廊(Cloisters)&玫瑰祈禱之路
主殿外圈是一條半戶外、半昏光的迴廊。高第設計這條迴廊時有兩個目的:第一,讓牆體隔絕來自 Eixample 區的車馬噪音,讓教堂更安靜;第二,給信徒一條風雨不侵的靜修走到,能邊走邊唸玫瑰經,不被遊客流打斷。整條迴廊就像是環臂,環抱著教堂。沿途有14座14 座小禮拜龕,對應玫瑰經的「歡喜、痛苦、光明、榮福」四個奧蹟;每一龕裡擺放高第親手設計的銅燭臺、聖水盂,櫥窗還輪播 3D 列印翻製的禮儀器皿——這可是全球唯一能零距離看高第宗教器具實物的地方。另外,每道拱門柱頭都刻著不同的「瑪利亞徽號」——月桂、百合、玫瑰、明星……默念到哪一段奧蹟,就對照柱頭找符號,是不是也挺有「尋寶式默想」的樂趣!
聖家堂最佳拍攝點
能單獨安排這一節就看得出我有多貼心(omg 真的很不要臉)。先聲明喔!這些也是我從外國博主那邊挖來的,然後對照了網圖。要不要去絕對要看自己需不需要去。
- Plaça de Gaudí
誕生立面前的 Gaudí 公園小湖,可以把 18 座塔尖和工地吊臂都拍完,沒有風時水面像是鏡子,倒影很美。8AM 前遊客少,可能比較好拍。要注意喔~ 市政府正計畫 2025 年暑後動工,把湖區改建成「自拍緩衝廣場」,預計 2026 年完工,到時候取景位置可能略微後退。 - Avinguda de Gaudí
順著 Gaudí 大道從 Hospital de Sant Pau 方向一路走向教堂,路燈、行道樹與餐桌傘自然形成導線,構圖很美。 - Ayre & Sercotel Rosellón 兩家酒店露台
Ayre Hotel Rosellón Rooftop 距離教堂只有 120m,視線幾乎跟誕生塔同高。需線上預約 90 分鐘時段,低消飲品約 €12。
Sercotel Rosellón Terrace 在同條街,再高一層可 360° 環視整個 Eixample。每天 15 天前開放訂位。
注意喔~ 兩家都禁止攜帶腳架。 - Radisson Blu 1882 Rooftop
這家距教堂約 300 m 的飯店屋頂有無邊際小泳池,入住旅客可自由進入,非房客可提前寫信預約午茶座位(低消 €15) - Bunkers del Carmel(Turó de la Rovira)
想拍聖家堂和整座「棋盤式」市景?建議去卡梅爾碉堡。搭 24 號公車到終點再爬 10 分鐘小坡即可,無欄杆、視野 270°;山頂無商店、夜間照明少,記得帶頭燈與風衣 - Majestic Hotel「Dolce Vita」天台
距離稍遠,能把聖家堂搭配 Passeig de Gràcia 高樓一起拍 - Montjuïc 纜車
車廂升到最高點時,右側窗能抓到教堂+海港同框,但受玻璃反光限制
參觀聖家堂後的結語
很有趣的一點是:我們在出發前往西班牙前,在小紅書上不斷刷到「避雷」聖家堂的筆記,原因是聖家堂的工作人員搞歧視、不讓拍照。有時候,看到這些帖子會讓人很無語,到底旅行的意義是在??單純拍照嗎??聖家堂首先是一座教堂,才是景點。這裡在一邊施工、鷹架滿天、拍照要喬角度但還是可能拍到很多鷹架,但這些都不是重點啊!走進聖家堂,看著彩光透過巨型玻璃灑進,好像走入了柱林。這裡的每個設計都講究、都有巧思,是一座充滿故事的教堂,也是高第遺留在世上的偉大建築。如果你只留半天給巴塞隆納,我的建議:把它全部給聖家堂。因為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