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前我也算是很常去台北,但很少有機會去探索板橋區。疫情後的首次台北獨旅,我決定要走訪一些之前比較少留意,甚至不知道的景點與路線,就這樣發現了板橋也有很不錯的走踏路線,而當中所經過並且入內參觀的 林本源園邸 更是讓我覺得之前的台灣旅行是白去了。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林本源園邸的所見所聞所知,我覺得這些比較小眾的景點還真的很值得納入重點旅遊推薦!
› 我們的網店:購買專屬旅遊商品、行程表
› 加入 BISH 粉絲專頁、 加入 BISH 好康好文分享社團
› Booking.com訂房 · › Skyscanner 機票比價網
› 贊助我們 · 讓我們持續創作好內容
【 2023台北小眾路線文章整理列表 】 ▪️ 此次旅行住宿:Hotel Cham Cham 台北板橋趣淘漫旅(這裡訂房) 景點 / 路線: ▪️ 板橋:板橋古城走踏路線 |黃石市場 ▪️ 大同區:大稻埕迪化街(建設中) ▪️ 萬華區:艋舺龍山寺|剝皮寮歷史街區|新富町文化市場|星巴克咖啡艋舺門市 ▪️ 新莊:仁愛里彩繪村 ▪️ 瑞芳:水湳洞 · 陰陽海觀景台 ▪️ 鶯歌:鶯歌老街 · 陶瓷藝術之都半日遊 ▪️ 文山區: 台北市立動物園 › 行前訂購更方便: 中華電信上網卡 7 天無限流量吃到飽|臺灣交通必備悠遊卡(臺灣桃園機場領取)
林本源園邸:歷史沿革
林本源園邸的建造者是板橋林家,林家是台灣清代五大家族之一,以經營航運、米糧、樟腦等事業致富。林本源園邸最初是林家北上屯租的居所,後來在林國華和林國芳兄弟的擴建下,逐漸發展成林家家族的居住地。林本源園邸是一處典型的台式傳統建築,展現了當時台灣獨有的建築風格。由於林家的家族歷史與台灣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林本源園邸成為了台灣近代史的一部分。在園邸內,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氛圍,了解林家的興衰歷程以及他們對台灣社會的貢獻。透過古老的建築、精美的家具和珍貴的文物,彷彿被帶入一個充滿故事和回憶的世界。
重要事蹟
年份 | 事件 |
---|---|
1977年 | 林家將花園部分捐贈給新北市政府 |
1982年 | 正式對外開放參觀 |
2003年 | 林家花園與三落大厝一併登錄為國定古蹟。 |
林本源園邸:園邸特色與參觀記載
林本源園邸融合了閩南、泉州、福州等地的建築風格,是台灣古式庭園的代表。園邸內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個區域:
- 花園:佔地約3815坪,是林本源園邸最精華的部分。花園內有汲古書屋、方鑑齋、來青閣、開軒一笑、香玉移、觀稼樓、定靜堂、月波水榭等多處房舍與人造山水。
- 三落大厝:是林家家族的居住地,由屋子正面往裡面算共有三排房子,因此稱為「三落大厝」。三落大厝的建築風格融合了閩南與北方的特色,是台灣現存最完整的閩南式紅磚大厝。
我參觀林本源園邸時,剛好部分建築正在進行翻修,所以不開放參觀~ 但精美的古老建築還是非常具有看頭。從入口處進入園邸,左邊是榕蔭大池,大池周圍都是石橋石路,樹蔭優美而自然,還有一些假石山和亭子,是妥妥的古時候園林景色。剛好當時快要日落,夕陽照射下,搖曳的枝椏映射在古老的牆體上,一整個詩情畫意~
▪️ (上)榕蔭大池
同一天,我也去了定靜堂。這裡是林家接待重要賓客的場所。定靜堂的建築風格融合了閩南與北方的特色,門廳上方懸掛著「定靜堂」匾額,兩側有「對景生情」、「心曠神怡」等對聯。定靜堂的大廳寬敞明亮,地面鋪設著精美的磁磚,牆壁上則掛著許多名人字畫。大廳的正中央擺放著一張太師椅,兩側有幾張椅子供賓客休息。
▪️ (上)定靜堂
以下是關於定靜堂的一些小知識:
▪️ 定靜堂的建築格局為三開間兩進,是閩南式建築的典型形式。
▪️ 定靜堂的門廳上方懸掛著「定靜堂」匾額,是林家先祖林國華所題。
▪️ 定靜堂的大廳地面鋪設著來自泉州的磁磚,牆壁上則掛著許多名人字畫,包括鄭板橋、王羲之、蘇東坡等人的作品。
▪️ 定靜堂的後庭院中有一座假山,假山上有一座涼亭,名為「月波水榭」。
參觀了定靜堂後,園方通過廣播報告園邸的參觀時間即將結束,我離開後,立意第二天必須再來完成參觀~ 結果我第二天就真的再來一次!
第二天的參觀,我直接跳過了榕蔭大池和定靜堂,而是直接走往方亭。我想林家人也蠻會享受的~ 這個亭子很「風涼水冷」(粵語,表示「涼快」),坐在這裡休息乘涼,甚至冥想都很適合。我沒有在這裡坐下,而是繼續走往汲古書屋。
汲古書屋是一座三開間的閩南式建築,建於清道光年間。書屋的命名取自明朝毛晉的汲古閣,意為「汲取古人的智慧」。汲古書屋是林家收藏書籍的地方,也是林家子弟讀書的地方。書屋內藏書豐富,涵蓋了經史子集、四庫全書、詩詞歌賦等各類典籍。汲古書屋的建築風格古樸典雅,屋頂採用燕尾脊,屋脊上飾有各式吉祥圖案。書屋內部陳設簡潔,正中央擺放著一張書桌,兩側是書架,書架上整齊地擺放著各種書籍。
▪️ (上)汲古書屋
以下是一些關於汲古書屋的資訊:
▪️ 汲古書屋的門額上題有「汲古書屋」四字,是清代舉人林維源所題。
▪️ 汲古書屋內有一口古井,名為「汲古井」,井水清澈甘甜,是林家日常飲用的水源。
▪️ 汲古書屋曾是林家子弟接受教育的地方,林家後代中曾出過多位進士和舉人。
繞過汲古書屋和文創商店旁的廊道,便是方鑑齋,是一座兩層樓的閩南式建築。方鑑齋的正前方有一方形水池,池中有戲台。水池倒映著方鑑齋的建築,因此得名「方鑑齋」。方鑑齋的一樓是戲台,二樓是書房。戲台是林家宴請賓客、欣賞戲曲的地方。書房則是林家子弟讀書學習的地方。方鑑齋的建築融合了閩南與北方的特色,屋頂採用燕尾脊,屋脊上有剪黏、交趾陶等裝飾,十分精緻。
由於部分園邸內的建築在維修當中,所以沒有開放,我也就沒有機會參觀~ 而前後兩天到林本源園邸也沒有遇上參觀三落大厝(這是私人宅邸,必須參加導覽)的導覽團時間,所以也沒參觀到~ 想要參觀三落大厝的人要好好留意導覽團的時間。
我實在沒想到在板橋的這個區塊,竟然有這麼精美的園邸~ 園邸內每棟建築都很講究,建造很精細,還依循了不少傳統建築的細節。這放眼望去,是妥妥的大門大戶了啦(太明顯)!
注意事項:保護古蹟,這些事情拜託要留意!
- 勿攀爬假山、跨坐圍欄或觸摸古蹟建築。
- 保持園區環境整潔,勿亂丟垃圾。
- 勿在園區內喧嘩、奔跑、吸煙或嚼檳榔。
- 不能攜帶寵物入園區~
- 園區內部分區域不適合使用嬰兒車或輪椅,要留意!
林本源園邸:參觀資訊
開放時間 | 每日 9AM-5PM |
休園日 | 每月第一個星期一休園 |
門票 | 全票新臺幣80元 施工期間門票優惠為新臺幣40元 免費入場條例可看官方網站 |
導覽服務 | ∎ 園區部分 平日導覽時段:10:00、11:00、14:00、 15:00 假日導覽時段:10:00、11:00、14:00、14:30 、15:00 自由參加,可依園區廣播至榕蔭大池三角亭集合。 ∎ 三落大厝 1. 三落大厝為私人產業,為維護遊客安全及維持參觀品質,每梯次入園人數為15人。 2. 由於有名額限制,將於入園前1小時發放入園證,可在服務台索取,發完為止。 3. 假日14:30導覽場次將於14:00發放導覽證,15:00場次導覽證將於14:30發放。 |
官方網站 | https://www.linfamily.ntpc.gov.tw/ |
分享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