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那個浪費時間抱怨無法旅行的人。我把這些時間省下來努力工作養活自己,繼續用我想要的生活方式,活著。】 —— 蔡柏璋《排練一場旅行》
27/11/2018
這個季節的瑞士,不再蒼翠欲滴。春天時飽滿沛然的河水,如今潺湲而流;遠方山坡上已經看不見幾片翠綠的葉子,要麼只剩下光禿禿的枝椏,要麼還未脫去深秋的金黃衣裳;草原上也再見不著成群的牛羊,偶爾見到一兩頭,更像是迷了路的牲畜,脖子上也不再掛有鈴鐺。
「好孤寂的瑞士啊!」我回憶起去年的春天。「不會啊!瑞士的景色真的很美!」坐在後座的媽媽顯然是戴上了不一樣的視覺。事情往往也是這樣:同一片景色,你以不一樣的心情去看待,它回饋你的自然也不一樣。值得欣慰的是出發前一週的「寒流席捲歐洲」事件,已經得到了舒緩。雖然不能指望這個季節仍然是春暖花香,但我們不必為了避寒而終日躲在室內,便已經是得謝天謝地的浩恩了。
第二次來到盧塞恩這座城市。老實說,我和曾先生去年來到盧塞恩,並未完全喜歡上這座城市,總覺得它多了些「什麼」;卻又好像缺少了些「什麼」。這麼說來好像很抽象。事實確是如此。我們並未深究這些「什麼」到底是何物,只記得去年的那一天,我們匆匆逛了一會兒,便決定離開。此刻,盧塞恩的天空依然是烏雲密佈,一絲絲的雨水打在車子上,模糊了眼前的視線。廢了一番功夫,找到了價格比較合理的停車場(拜託不要以為此「合理」跟我們平時的「合理」可以劃上等號),打算把車子停放一整天。舊城區,就是要靠雙腳去發掘才更能體會。「阿咪,妳的鼻水流出來了!還有妳,寶貝!快點把鼻水擦一擦~」曾先生從背包裡掏出一包紙巾遞給我們。兩個女人從停車場走出來的那一刻,就冷到這個程度了(真的是整塊臉都麻了,根本不自覺有鼻水流出來啊),可以更慘嗎?
走了幾步(真的是幾步而已),看見一間 coop 超級市場,兩母女硬是說服了曾先生進去裡面逛。說逛超市也不過是美其名罷了,最終的目的當然是為了超市內的暖氣。那天我們是否有在 coop 買任何東西,這完全符合了我們「志不在此」的超市遊。我們記得的,或許就是上了一次貴嗖嗖的廁所以及 coop 的熱食食堂。這食堂特別在於食物的價格完全取決於盤子或碟子的大小。只要根據碟子的 size 付錢,碟子上就任擺自己想要吃的食物,多少都可以,只要碟子裝得下。在物價高昂的瑞士來說,這樣子的概念簡直就是福音 —— 所以食堂裡坐滿了當地的上班族。我們這三個外來人士坐在食堂內,跟當地人一起享用午餐,看看落地玻璃外來來往往的人兒:有匆忙走過的白領,有悠閒打著傘的遊客,也有在雨中奔跑的年輕人。「這個滿合胃口的啊。看來我很適應這裡的食物。」媽媽很自豪地指著碟子上的那一堆飯。我想說啊媽,那代表不了什麼好嗎?飯類甚至稱不上是道地的瑞士食物呢!
午餐後依舊雨下不停,但是總算下得比較溫柔了。待在暖呼呼的室內那麼久,也是時候要去冷颼颼的街頭體驗下近乎零度的低溫了。這次來到盧塞恩,我依然沒有愛上它。我把這怪罪於陰沈的天空,而時大時小的雨勢更為惡劣。我們冒著刺骨的寒風雨水,走到了水塔橋(Kapellbrücke)。橫跨於羅伊斯河(River Reuss)兩岸之間,好像連接著兩岸的繁榮,卻又那麼地孤寂。這雨下得可真調皮,讓這座舉世聞名的地標在雨中散發著幽幽的惆悵感。橋上不見得有多少的遊客。我們也跟著沈默地走過那座橋。河面上沒有成群的天鵝,不知它們是避雨去了,還是避寒去了。橋中央的紀念品商店依然孤獨地營業著,經過的人也很少多看一眼。氛圍怪怪的,也或許這才是冬季的味道。
接下來的我們還做了些什麼,我也彷彿忘了好一大半。記憶中,我們拖著行李穿越了冰冷無人的舊城區小巷弄,區內的商店毫無生氣,一切都停格了,只剩下渺小的我們三人徬徨地在細雨中找尋當天住宿的地方。去年沒看到的獅子雕像,今年依然沒有去看。然而,不要以為這樣的行程就很無聊。至少當天的我們,在房間裡談著許多平日裡沒來得及談論的八卦,我們燦爛地大笑著,以溫暖融化了房間外冰冷的空氣。入夜了,我們還鼓起勇氣,冒著 1°C 的寒冷,一邊發抖一邊跑進麥當勞裡,吃了媽媽人生裡最貴的快餐。這樣的行程,不也很值得紀念?
【住宿】ROESLI Guest House, Luzern
地理位置:🌟🌟🌟🌟
乾淨衛生:🌟🌟🌟
環境情調:🌟🌟🌟
食物水準:–
CP值:🌟🌟🌟🌟
地理位置十分好。價格相對合理。入住的時候需要到對面街的另一間民宿去登記。房間看得出是舊樓翻新,但是衛生還不錯。不喜歡地毯的朋友最好帶上一雙室內拖鞋。
請透過以下網址預定房間👉 booking.com/ROESLIGuest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