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看到之前拍的照片,就會瞬間回到那個時刻,彷彿真實的穿越一般。如果不去親身經歷這些美景,也許永遠都不會有真正的身歷其境的感覺吧。】

Vivi The Coffee Place 走出大街,還是下著細細微雨。我們沒帶傘,只能狼狽地躲在屋簷下。那是一間銀行前的走道,銀行已經關門了,但是裡面的廣告牌還亮著燈,給了我們一點光。不久,曾先生看到用空的計程車正在靠近,趕緊站到路邊去招手。司機停了車。
「Ratchada Night Market.」曾先生跟司機先生溝通,並把手機裡的地圖遞給司機看。
「This hour very jam, better take MRT.」說的也是,我們查看導航,坐車過去竟然要兩小時。
「Where is MRT station?」遇到我們這種白目的遊客,司機不趁機亂開價,算是我們走運了。
「Come, Hua Lamphong Station. 120 baht. Hua Lamphong Station you take MRT to night market.」司機的泰國口音,我究竟還是不習慣啊。
天正下著雨,我們已經不想去思考到底司機先生是否有砍我們菜頭,前進總比待在屋簷下好啊!於是,我們上了計程車。傍晚後的曼谷依然十分繁華,街頭巷尾都是交織的車輛、摩托,還有「敢死隊」般的 tuk tuk。昏黃的街燈下,有人從容地打傘,也有人衝忙地冒雨走過,沒人為了這一刻停留。車窗外一滴滴的雨,好像透徹的眼淚,訴說著一個城市的寂寥。

司機大哥在繁忙的道路旁停了下來。
「Hua Lamphong MRT」他指著道路對面的一座建築。看起來很氣派的建築。
「Here?」我有點難以置信 —— 這真的好像是一座市政廳還什麼的。
「Yes,down.」司機大哥的手勢,應該是說搭電梯往下層去就是地鐵站。
我們付了錢,笑笑地道謝、關門,然後手牽手地越過道路,走向那棟建築。有那麼一瞬間,我覺得如果時光能倒流,回到小傢伙出世之前,我們依然可以任性,我們依然可以毫無顧慮,那該多好。

曼谷的地鐵感覺上也蠻新的。至少比起許多歐洲國家的地鐵乾淨許多。這時候,媽媽傳來了簡訊。打開一看,是小傢伙咧嘴大笑的照片。心頭一陣暖。好吧,就算是不能再任性,事事有所顧慮,我想我還是選擇小傢伙。這個人兒也算是在我心裡札了根(才幾天而已,對吧?)
我們先到 Esplanade 購物商場上了廁所才步行去夜市。一整個人潮洶湧啊!上次的曼谷行,我對於 Ratchada Train Market 的應該是有很多未完成的期盼,所以這次我們又來啦!夜市可分成三個部分:最靠近 Esplanade 購物商場的是小吃攤;中間部分有各式各樣的物品攤;在最裡面還有許多的酒吧。上次我們在這裡草率地「被決定」吃了一堆食物後,才發現隔壁和再隔壁以及更隔壁的海鮮攤子更讓人垂涎三尺,於是這次決心要再到回來。
這次,我們逛了一會兒,才決定在一個小小海鮮攤坐下來。服務員快速地走了過來,以中文打招呼:「要吃什麼?」我很想告訴他,雖然對我們來說,中文比泰文更容易溝通,但是我更樂意比手畫腳地點餐,也不想要去接受這個夜市已經被遊客攻陷的事實。然而,這就是事實。整座夜市的攤販,大概沒幾個是不會以簡單中文溝通的。我感嘆,或許下一次,這夜市就失去了魅力了吧?夜市裡到處都是成群成堆的遊客、導遊,夜市外還有好多輛的遊客大巴。這不是泰國人的夜市,這是為了遊客而存在的。

想到這裡,我們意興闌珊地在餐牌裡點了幾道海鮮菜餚。上餐的速度也快得讓人懷疑。我和曾先生秉著「既來之則安之」的精神,享用了那一頓其實味道也還不錯的海鮮晚餐。「好吃嗎?」我問曾先生。「其實有你在,吃什麼都無所謂。」真是模棱兩可的答案啊!我發現曾先生可是越來越狡猾了。的確,攤子旁的走道攘來熙往,雨後的路面有點濕濕的,乍看之下好像很狼狽的夜市體驗,但是我們坐在攤子裡,吃著辣乎乎的炒海鮮,卻享受著涼涼的雨後天氣,感覺真舒服。



我想很多時候,世界上很多的轉變都是隨著環境而發生的。大環境就像是無情的巨輪,我們活在它底下,執著與堅持己見,通常只能帶來其中一個極端的結果:大成功或大淘汰。對於許多人而言,他們既不嚮往大成功,也不希望被淘汰。於是,想要遊走在安穩之中,唯有隨著巨輪轉動,方能過上比較「安全」的日子。這麼一想,我忽然很能理解夜市裡的攤販。為了生活,即使多麼困難,也得學會以中文跟遊客溝通。否則的話,在眾多競爭中被淘汰,又有誰會可憐他們呢?
我們這些遊客,來了,看了,吃了,走了,改變不了什麼,唯有改變自己的心態吧!
❤️ 曼谷速覽:https://bishdream.com/2019/07/02/a-quick-overview-of-bangkok-quick-trip/
❤️ 水門市場以外的意外驚喜:點擊這裡
❤️ View 超棒的咖啡店(打卡真的棒棒噠):點擊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