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沒年限。它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成長的催長劑。】
7/12/2017

飛抵日本成田機場的時候,天已破曉。7:45am 的天空,異常晴朗。一束束的陽光刺穿稀薄的雲層,灑在空曠的機坪上。機窗外的景色非常清晰:啊,我們終於逃離了吉隆坡的霧霾。心情頓時開朗。飛機滑行了甚久,終於在某個登機口停了下來。經過了五個小時的飛行,我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腳踏實地」地伸個懶腰。
日本的入境處官員是我看過那麼多國的官員中,最熱情友善的。在我到過的機場當中,看過最漫不經心的歐洲入境處(就是那種隨意看一看再隨意蓋一蓋章就指示我們過關的),也看過最沒禮貌的(香港機場的那些真的不行,我們的護照都被丟了好幾次,還沒有入境就覺得被漠視了),更看過面無表情的(越南的那些,是因為語言不通嗎?真的不苟言笑!)。倒是來到了日本,入境處的官員笑臉迎人,輕聲細語的,審視批准後,輕輕地在護照上蓋章,然後十分客氣地歡迎我們入境日本。啊,整個過程就是好溫柔!就這樣,我們過了人生當中最溫柔的一次境。

有時候,就連這麼細小的環節也可以決定第一印象的好壞。(對啦,叫我膚淺)
我們拉著沈甸甸的行李箱走出 Arrival Hall 時,還不到八點半。安頓了雙媽媽在某個地方等後,我們才放心地跑到 Keisei 巴士櫃檯去購買 72-小時地鐵券以及 Suica 卡。人生地不熟,加上語言不通,我們花了好一段時間才處理好。奔上跑下的,忽然覺得這一趟的旅程,我也不再扮演被曾先生呵護的角色,而是要和他一起挑起擔子當起保護雙媽媽的重任。
從機場到市區,除了可以搭快鐵(NEX)也可以挑一家巴士公司。由於回程時間太早的關係,我們提前上網查了早班的接駁巴士(前往成田機場)的資料,發現 The Access Narita 還真的很適合我們。最棒的是:這家巴士公司不必提前到特定櫃檯去購買車票,而是直接到巴士站牌去排隊等候上巴士,並把車資(¥1000)交給司機。方便快捷,自然更適合我們。巴士裡暖暖的,開動後,我們沈沈地睡了一覺。一整晚在飛機上都沒睡多久,這一個小時的車程雖然貼補不了什麼,但總算可以安穩地闔上眼睛養個神。

巴士開到東京站的時候,我們就醒了。「要下車了嗎?」媽媽用眼神表達疑惑。我輕輕搖頭,我們計畫在銀座站下車。沒想到當大部分的乘客魚貫下車時,我媽還是站了起來!「不。要。下!」我是有點大聲,真的被她嚇壞了!媽啊,您女兒的小心臟如果還要這樣被嚇個幾天,肯定嚇出心臟病來。媽媽回頭看著我,我以一秒的快速犀利眼神望了她一眼,她好像做錯事的小孩子一樣乖乖坐回原位。這樣的小互動,現在回想起,兩母女還是會一起笑。「妳是遺傳了妳爸的犀利基因。」我媽這麼說。她不知道,我是學了她年輕時的『魄力』。(詳情見文末的小篇幅)
銀座站下車後,即被一大堆的排隊的人嚇到了(是要被嚇壞幾次)。我們拖著行李穿梭在那一堆「不知道在排什麼」的人群中,一面留意前方的路,一面注意雙媽媽是否跟得上,深怕她們會走散(其實是害怕我媽而已,她好奇心特強,什麼東西都要停下腳步去看)。當我們終於逃脫那堆「不知道在排什麼」的人,走到地下地鐵站時,才敢稍稍地鬆了一口氣。拖著行李箱去逛實在是累贅。在銀座站裡來回走了好久,想要找個適合的儲存箱寄放行李卻老是找不到空箱子。最終我們的行李箱被迫分道揚鑣,放到不一樣的地區去了!

重新步出地面的感覺,真棒。秋天的東京街頭冷颼颼的,兩旁的建築整齊劃一,秋風捲起飄落一地的落葉。除了落葉,地面上就再也沒有其他雜亂的東西了—— 一片紙屑、一小塊垃圾都沒有,極其乾淨。銀座是商業區,我和曾先生平時並不特別喜歡這樣的商業區,總覺得太繁忙的地方就是無法慢下來。可那個早上,一切卻是那麼地平靜悠閒,每一步路都是那麼輕鬆自在,想象中那種人擠人的街頭並沒有出現。我們都可以慢慢地打量著每一個小角落、小巷子。有一種熟悉感,卻本應感覺更陌生,畢竟這是我們第一次來到日本啊!

我們倒是沒買些什麼。來到銀座這巨大的購物殿堂,居然還是沒撩起我們購物的慾望。或許,我對於名牌包的慾望是零 —— 那麼,雙媽媽的慾望或許是負數的。總之就是看了,哇了,就走了。反倒是沿途走去的好多小食肆更具有看頭。櫥窗內擺設著精巧的仿真食物模型,(雖然還是不及馬來西亞的精緻)無不伸展著各自的撩人魅力,企圖把我們拉入那一間間的食店裡去。我們以頑強的抵抗力走過了好幾條街道,終於還是被征服了。意想不到的是:我們在日本的第一餐,我已經忘記了其味道(並不是它不好吃,而是往後幾天的美食太強了)。但那又如何?我們已經身在日本了!那才是重點~
說到日本的住宿就一肚子氣。
(先聲明 Airbnb 屋主不是日本人喔!日本人的辦事能力還是棒棒噠!)
我們來到了西新宿車站外。Airbnb 的房主本來答應了要來迎接我們的,卻臨時沒來。依循著她發過來的圖片,我們摸索著房子的方向。問了好幾個人,一直走著下,終於看見了那棟公寓樓,約莫十層高。根據她的指示,我們應該從信箱裡得到鑰匙。她說信箱並沒有設定密碼,理論上來說,我們理解:只要拉開信箱就行了。但是我們無論怎麼拉,信箱也開不了。我們有點猶豫了 —— 況且信箱間內裝有監視攝像機,我們可不希望自己被當成是偷信賊。就在這時候,媽媽發現了入口處的告示牌,上面清楚寫著:屋主禁止把物業租借給短暫遊客。這不是意味著屋主是犯規讓我們入住?
既然拿不到鑰匙,我們也只能偷偷摸摸地拉著行李離開大樓。我們想要聯絡房主,她卻完全不接電話,發送信息也不是即時回覆。後來,她說她來著?!也沒見著人影啊!最後的最後,她把指示再說一遍:原來信箱是拉不開的(那根本就沒有密碼的必要性啊!),而是要租客自己伸手進投信的那一個小細縫慢慢摸。結果我們又像做賊一樣,一邊擔心監視攝像機會否為我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一邊很仔細地把手伸進去摸索(手腕粗一點都無法取得鑰匙)。鑰匙竟然還藏在一「海」的信件下。真醉了。
雖然房間是比較小了一點,但是五臟俱全,倒也沒有什麼可投訴。最慘的是:房主答應讓我們用的移動 Wi-Fi,居然是龜速的。之前什麼信誓旦旦說不必額外租借移動 Wi-Fi,此刻顯得多麼無力。而想到往後幾天都只能依賴這個龜速的網速,我們更是無力。
傍晚四點半,天就黑了。明明走入地鐵站的時候還是天亮著的,走出皇居附近的地鐵站時,天就已經完全黑了。依然冷清的街道上,怪可憐地鋪滿了落葉。路旁的樹被風吹得沙沙聲,樹上僅有的那些樹葉又不知落了幾片。既然是天黑了,皇居是去不成了。在外面的街道上走了一圈,冷得直發抖。「這裡跟台灣颳風那天有得比喔!」媽媽湊近身旁說道。我當然記得那一天 —— 十度低溫的台北街頭刮起了強風,我們坐在巴士上,從貓空回到台北市區。巴士上倒是很溫暖,但是我不確定那是因為太擁擠的關係?還是車上裝有暖氣的關係。到站的時候,我們站在門邊,巴士車門開了,一陣冷風直吹近來。我們強忍著那股寒意,走下了巴士。冷風還是無情地刮著,我一陣暈眩,看不清前方的路也想不清下一步該怎麼走。「我們回去房間歇一歇吧!」我記得我是這麼說的。兩母女終究敗給了那一陣風!

而我終於想起,那股熟悉感,原來源自台灣。難怪日本給我這樣的熟悉感。原來如此。
第一天的最後一站是東京鐵塔。雙媽媽已經很累了,差一點就放棄了這個行程。還好,當她們越來越靠近東京鐵塔時,反而越來越興奮,從地鐵站步行到鐵塔下的疲憊頓時消失了。兩位媽媽站在那裡研究如何把整座鐵塔攝入鏡頭內,而我和他看著鐵塔下的聖誕裝飾,呼吸著東京的節慶氣息。聖誕節快樂,曾先生。
號外:
當天傍晚,我們特別跑到銀座商業圈去找一間拉麵店來醫肚子。店舖空間狹小,只容得下約十多位食客。我們點了餐,繼續在店外等位。街頭的冷,實在是殘酷:它不斷地喚醒我那飢餓的肚子。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九州拉麵:麵條的質感韌度適宜,不是那種放入口中即會化開的軟麵條,但是只要輕輕一咬即斷,十分適合我們;濃郁的豚骨(就是豬骨啦!)湯頭已經熬煮得呈奶白色,配料裡的豬肉塊(這裡的不是典型的日式叉燒片!)燉煮得十分透徹,根本不需要多少的牙力就可把那肥瘦適中的五花肉塊消滅掉。還有那溫泉蛋。。。。 天啊,我又餓了。美食配上店內擁擠卻熱鬧的氣氛,食客們咻咻地把麵條吸入嘴裡後露出那滿足的笑容,或許就是廚師們最值得驕傲的成就感。


Kyūshū Jangara Ginza (九州じゃんがら 銀座店)
地址:2-17 Ginza 6 Chuo Tokyo
開放時間:
星期一 – 星期五: 00:00-03:00, 10:45-24:00
星期六 – 星期日: 10:45-23:00
電話:+81-3-3572-3025
差點忘記寫的小篇幅:
話說我媽在我小時候,是真的很嚴厲的!如果一不小心犯了一些「不該犯」(注1)的錯誤,就鐵定會受罰了!以前的年代,哪有推崇什麼「愛的教育」,要處罰,當然得用藤鞭啊(馬來西亞80後的大好青年就知道這情節)!不得不提的是,我媽其實很「民主」,幾乎每次都允許我們自己選擇藤鞭(我媽的珍藏有好多條)。你問我選了藤鞭後,會怎麼做?當然是交了給她後馬上跑啊!智障的才不跑好麼。我媽也不是省油的燈,通常我們也是跑不了多遠。怎麼樣?我媽是不是很有魄力啊?
*注1:何謂「不該犯」? —— 沒有特定規範,她說了算。
[…] 如果是我評分,我給 8/10 吧!下次如果經過,又剛好很餓,就會進去吃。不會再特別找來吃了。我們在東京的銀座吃過更棒的豚骨拉麵!(閲此) […]